2007年11月12日

[不自然]让我们静悄悄的抒情

今天是11月11日,光棍们的节日,不过老衲上午还是坚拒了P大友人的盛情邀请,我怎能和光光们一起度过这么有意义的日子呢,这是多么不吉利啊。

不过我并不想让这种哀怨成为这个帖子的主题,尽管在晚饭上我们几个人一个比一个表现的JK,而我比他们又显得过于焦虑,毕竟他们一个早就tg,只是异地所以和我们虚与委蛇,另一个则被家里人规定的死死的——读书时不能谈恋爱,因此只能将心思停留于口头之上。

怎么还是扯了好几行,嗯。今天在wm的SG版看帖,有人说实在很不满意自己的母亲,总是对自己提出各种各样过分的要求。这种家庭纠纷式的帖子,和抒发浓厚的亲情的帖子,在SG是很常见的,许多甚至比专版专用的Relatives上的文章更富有打动人心的力量,这也许就是SG能够匿名往复的魅力!在不知道有多长的网路的彼端,坐着一位与无聊有闲的我截然不同的人,愁绪满怀地击打着键盘,es一定与我现在一样既有话要说又要斟酌着字句的遣用——即使是匿名发帖也须以最恰当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心境,如此方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辩词。看着那小心翼翼的抱怨的文字,忽然想起数年前读过的一篇散文——《半个父亲在疼》。

读高中时每天晚上都要在学校上晚自习到将近10点,然后骑车回家,路上能做的最惬意的事情无过于在路边的报刊亭搜寻——我们中学附近的报刊亭堪称我们那个小地方最好的书店了,最常见的莫过于当时还未堕落的《体坛周报》,这是不必买的,因为第二天肯定会有百无聊赖的同学把看过的报纸送到你面前。我最常买的莫过于《散文海外版》、《散文》、《散文选刊》几种,而且很多时候几乎只有我一个人会买这几种杂志(《南方体育》也是如此)。那两年买过的散文杂志里面,《半个父亲在疼》是唯一让我至今难以忘怀的。

它真的很真实,像一枚探针敏锐地刺痛心灵,作者的父亲对孩子冷酷,对妻子不忠,晚来却因中风遭到“报应”(真令人想起太阁里宇喜多直家的台词)。然而老伴即使口中满是讥刺嘲讽的语言,仍然要起早贪黑地照顾老头,被留在身边的小儿子既要无怨言地照顾半身不遂的爹,又要伺候怀孕的老婆,连给两个哥哥写信都费尽心思,正如文章里写的:


我在信中写道,爹情绪不好,娘情绪也不好,我和小文都好。小文看了后说:“请把我的名字划掉,或者写上,小文情绪也不好。”我只好把小文两个字划掉。划掉之后信纸上就出现两个墨团,我索性撕了,又重新写道:爹情绪不好,娘情绪不好,我很好。写完了我问自己,我好吗?


真是精彩极了,也许几年后的我自己也会遭遇如此困境吧,我不怕被压力挤得透不过气,但我却怕自己会失去耐心……作者在漫长的几个月时间里没有失去耐心,大哥瞒着大嫂偷偷地来看望把自己扔出家门的“老畜牲”,尽孝一天后再走人时劝小儿子和娘“放开”。小儿子并没有放开父亲,尽管父亲中间数度不豫,而且老人去世后,小儿子还不断自责没有满足垂死挣扎的父亲的愿望。最后一段尤其令人感动不已:

爹在世时我一点也不觉得爹的重要,爹走了以后我才觉得了爹的不可缺少。我再没有爹可叫了。每每看见有中风的老人再挣扎着用半个身子走路,我都会停下来,甚至扶一扶,吸一吸他们身上的气息,或者目送他们努力地走远,泪水又一次涌上了我的眼帘,我把这些中风的老人称作半个父亲,半个父亲在疼。

重读完文章不免又要搜评论,这篇散文受到的评价很高,但却没有一篇像样的评论,往往是真情与专业无法兼备,不过有个中学生写了一句话,中国人的情感往往非常内敛。对我来说,这句话在这份工整乏味的中学作文中实在太显眼了!之前的同学评价我时,用“低调”之类的形容词的绝不只一两个,然而我又不仅仅是不爱出风头,在表达情感方面又何尝不饱受内向之苦恼呢。记得03年得知被北大录取后,我们当地的电视台要做庆祝晚会,找了包括我家在内的几个家庭,唱《同一首歌》,但导演要求孩子须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,我当时拒绝了这一要求,甚至几乎闹到拂袖而去的地步。我并不是不感激父母在我考学方面的付出,但对我来说当中爆发感情,有时就会感到非常不自然、别扭。

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罢了,也许以后还会说其他的例子。

为什么我在blogspot被禁的情况下还要来这里发日志,因为原来经常去的地方往往都逐渐变成十分嘈杂的场所。徐欢欢同学前几天已经在日志中表达过类似观点了。而且xiaonei日志的不严肃性,好多人都已经有定论了,我同意他们的观点。

1 条评论:

匿名 说...

《散文海外版》我高中也常买^^
还有《书屋》和《科幻世界》哈哈~~
ps.其实师兄你YPblog上的抒情一点也不低调,嗯嗯